忠孝西橋位於桃園市蘆竹區忠孝西路,原橋長76公尺,橋寬15公尺,參考98年6月「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桃園縣管河川南崁溪水系治理規劃報告(南崁溪本流檢討),現況梁底高程低於50年重現期之洪水位,以及101年611水患導致主橋橋墩及周邊護岸設施嚴重損壞,亟待予以改建,經評估,忠孝西橋以「防洪」、「交通」及「景觀」三大功能導向進行改建,改建後橋長94公尺,可滿足100年重現期通洪需求,為改善忠孝西路周邊交通,由原來雙向2車道改採雙向3車道不對稱配置,往省道台4線方向配置雙車道,以提升交通服務水準,改善當地塞車問題,另外,忠孝西橋參考蘆竹區區徽,設計全台第一座不對稱交叉雙拱橋,將成為桃園市的新地標。
忠孝西橋改建工程從規劃設計階段即融入以人為本的思考,新橋原設計為雙向2車道配置,無考量臨時便橋,為一般之單拱鋼橋,經陸續召開多次地方說明會,並傾聽民眾需求,後調整設計採3車道之不對稱配置,以紓解上下班尖峰時段車流量;並搭建上下游側各8米寬的人車雙便橋(可行駛公車),對當地交通動線完全沒有影響;並運用新材料(直接張力指示器、環氧披覆鋼絞線)、新技術(BIM)及新工法(Guss Asphalt),以節省後續維護成本。工程內容更包含了對人及生態環境友善、節能減碳、循環經濟、敦親睦鄰等多項特色。
本工程總經費新台幣1億8,000萬元,由經濟部水利署補助新台幣1億1,900萬元,市府編列6,100萬元,整體工程於105年5月31日開工,106年9月9日完工;有關舊橋名,經詢問當地里長,舊橋竣工時並無特別命名,因位在忠孝西路,故命名為忠孝西橋,改建後新橋名詢問鄰近6位里長,大部分建議更名為「南崁大橋」,市府並舉辦網路票選,結果由「南崁大橋」獲得最多民眾支持,新橋名牌特別請高齡98歲的國寶級書法大師黃群英老師題字,更添藝術氣息及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