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看不見的下水道建設,看得見的進化城市】配套措施篇

  • 發布單位:污水企劃工程科
  • 聯絡人: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污水企劃工程科 王瀚逸
  • 聯絡人電話:03-3033688
  • 資料提供單位:水務局

污水下水道系統是國家重要的基礎建設,把看不到的下水道系統做好,可以讓都市更美麗、河川更乾淨,因建設過程中用戶接管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完成建設的最後一哩路,桃園市政府水務局除了積極與地方居民妥善溝通,同時更是推動「三免費一補助」的鼓勵配套措施,內容如下:
一、1免費-免費施作用戶接管:以1戶透天住宅為例,申請及施工費用約新台幣9萬元,目前市民只要提供最小施作空間(一樓單側75公分,雙側150公分),政府免費施作用戶接管。
二、2免費-免費釐清土地址界:配合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的推動,自107年10月起提供民眾免費土地界址釐清服務,由水務局依用戶接管施作進度及需求,主動提前提供相關資料與地政事務所辦理測量作業以釐清界址,除了減少民眾自費申請(每戶新台幣4000元)鑑界的負擔,也有效掌握施工範圍之精準性,並加速施工進場時間。
三、3免費-免費後巷環境改造:本市除了協助民眾進行用戶接管,讓後巷雨污分流,不再環境髒污蟑螂老鼠橫行,只要整條後巷達成共識,水務局並同步推動後巷進行環境改造工程,和居民一同打造心中理想的後巷,讓後巷變前巷、內巷變外巷。從105年開辦至今已成功打造27條示範後巷,因居民反應熱烈,市長已指示將擴大辦理,未來將以每年至少施作30條為目標,除此之外,現在也可以透過App下載方式,利用AR擴增實境套用後巷圖樣,讓居民可以優先體會美化成果。
四、1補助-補助大樓污水改管:因應集合式住宅進行用戶接管時,依法需自費辦理建物內部改管為重力排水及污水處理設施廢除,市府針對「政府自辦公共污水下水道工程區域」之集合式住宅訂定補助要點,以減輕市民負擔並提高接管配合意願,自105年起已於大溪區、龍潭區及龜山區開始受理補助、106年4月起於楊梅區開始受理補助。本項補助新台幣5,000元整,額度為全國最高,目前已有30處社區近4,000戶民眾受惠。
此外,桃園市政府水務局為降低下水道工程建設過程對於交通及用路人的影響,訂定了十項配套措施,以期在讓建設過程對市民的生活影響降至最低。十項配套措施如下:
一、採用推進工法取代明挖覆蓋工法,減少道路開挖面積以確保都市道路順暢。
二、縮短推進工期,縮短工作井之間的距離至以60公尺為原則,減少施工的期程天數。
三、限制工作井數量,同一路段以三處為原則,減少車道縮減長度。
四、每日追蹤辦理情形,有效掌握施工點位與期程,避免延誤狀況發生。
五、協調管線遷移,定期召開管線協調會議辦理管線遷移,以加速工進。
六、確保學童通行權益,調查工作井與周邊學校區位關係,降低對學生的影響。
七、加強交通維持,以交通局的交維計畫為本,更強化交維設施佈設規範。
八、增加義交疏導交通,於重要路口增加交通指揮人員。
九、發放宣導單及進行達成率抽查,向民眾正確傳遞資訊。
十、設立簡明告示牌,透明施工過程。
水務局局長劉振宇表示,透過市府上述十項配套措施,並且於108年起各工區皆要求廠商裝設即時監控設備搭配「桃園遠端工程監控系統」,用以監看現場施工即時影像,掌握工程進行狀況、確認相關安全設備是否依規定配置,並透過資訊共享與本局開發之水情系統整合,了解每個鏡頭所屬的工程資訊,以提升本局督導效能有效率的處理,取得建設與不便之間的平衡,降低交通衝擊。
水務局局長劉振宇進一步表示,桃園市政府將於108年8月27日與社團法人台灣下水道協會共同舉辦「2019下水道工程實務研討會暨下水道設備展」,屆時「三免費一補助」及交通維持配套措施,也會在會場上逐一展示,誠摯邀請市民踴躍出席,見證桃園市下水道推動。